萬秀洗衣店邀大家響應全民綠生活,後疫情時代為環保日常挹注一抹綠色氣息
日常生活中,大家落實許多習以為常的綠色行為,舉手之勞也能讓微小的舉動變成習慣。疫情的來臨讓我們有機會正視環境的重整復甦,永續的生活能為人們與環境探尋共存的契機。
無所不在的環保行為充斥於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
到了傍晚,街頭巷尾總是響起垃圾車的旋律,身處台灣的我們已習慣實施垃圾不落地,以及做好資源回收。兩年前,環保署更明定規範政府部門、學校、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、連鎖速食店等,內食餐飲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。
交通方面,生活於都市的人們大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與步行,因應節能減碳的政策使用電動車的比例也逐年增高。節能減碳實施隨手關燈、室內恆溫等永續環保的行為其實充斥於生活之中,持續嘗試與環境共處之道。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TjgqM2HcL8/?utm_source=ig_web_copy_link
長輩們惜物愛物的環保精神,延續舊物情感
早期因為資源匱乏,萬秀阿公阿嬤養成珍惜物質的習慣,對於衣物的保存相當完善,即便有破損也會縫補翻新。
長輩們都擁有許多智慧生活的方式,像是種植自己的平時食用的蔬果、運用洗米水澆花、運用自然材料自製提袋及容器,還有將剩食變成美食佳餚等珍惜物資的精神。
新一代的環保行為,為生活增添樂趣與創意
近幾年產業開始延續產品的循環價值,減少單一週期的淘汰讓資源得以循環再使用。像是循環玻璃的再製、回收瓶裝器皿的洗沐浴精、廢棄布料升級再造的時裝品牌等,永續循環已成為新世代的思維模式。
共享服務的盛行也同樣為友善環境的全新概念,舉凡大家人手一杯的手搖飲,有循環杯品牌推行容器租賃服務,設立據點讓租客能輕鬆環保飲用手搖飲;租賃汽機車提供大家租借代替購賣的服務,滿足自身需求也降低對環境的污染。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U9oetMglfi/?utm_source=ig_web_copy_link
綠色生活行動,我們該怎麼做?
#減少垃圾與減塑
為減少使用塑膠袋,可以在外出包裡攜帶幾個購物袋,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浪費。餐飲方面,外食可以選擇綠色餐廳,支持餐廳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並使用在地甚至是有機食材的環保理念,也盡量選擇內用或者自備餐具及承裝容器的方式,減少因外帶產生的垃圾;選擇在家烹調不僅能挑選健康安心的食材,也能增進家人間的情感。
#有意識消費
支持在地小店與購買環保標章產品或具有環保理念的品牌,大家或許能挖掘臨近住家的有趣小店,深入在地體驗生活,選擇更環保的產品讓生活更好。若想找尋綠色商店可以至環保署綠生活平台或綠色生活資訊網查詢。
#選擇無包裝商店
為延續永續生活,有愈來愈多人嘗試購買無包裝商品,像是人物專訪中的鍾瑶與沒有垃圾的生活,他們優先選擇自備容器購買無包裝商品。台灣近幾年也出現許多無包裝商店,像是unpackaged.U商店、三時生活實驗室及好糧時Plus無包裝工作室等多元無包裝商店,只要帶著空罐就能環保購物。
#規劃低碳旅遊
出國旅行選擇減少轉點的直航班機,國內旅遊也讓我們有機會去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,也可選擇或自行規劃一趟綠色旅遊行程,體驗低碳旅遊的模式。乘坐共乘交通工具、自行車與步行的方式,選擇友善環境的環保旅店,並攜帶可重複使用的盥洗用品。
#支持循環及二手商品
世界有愈來愈多循環及二手品牌讓物件循環再製,不僅降低資源浪費,同時能延續物件的價值與生命。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VcUHDzAaw7/?utm_source=ig_web_copy_link
大家的生活中必定還有許多環保小撇步,每天給自己增添綠色生活的色彩,不僅能友善環境做環保,還能蒐集綠點兌換商品(詳情可至環保署環保集點網站查看),有機會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環保日常。